家庭急救小知识速查
家庭急救小知识速查
家庭是每个人最安全的港湾,但意外随时可能发生。掌握基础急救知识,能在关键时刻为家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。以下是常见家庭急救场景的应对指南。
一、烧烫伤处理
当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或液体时,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-30分钟,降低局部温度。切勿用冰水或牙膏等涂抹,避免冻伤或加重损伤。若烫伤面积较大或出现水泡,需用无菌纱布覆盖后送医。儿童烫伤应优先保护其呼吸道安全,避免衣物粘连伤口。
二、出血止血
直接压迫伤口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。对于四肢出血,应抬高患肢减少血流。若伤口有异物,切勿强行拔出,可用干净布料固定后送医。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,需立即用干净布料加压包扎,并尽快就医。注意观察伤者意识、呼吸和脉搏,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。
三、骨折固定
发现疑似骨折时,切勿随意移动伤者,可用硬板、书本等作为临时固定物。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上下关节,避免加重损伤。若伤者出现肢体畸形、剧烈疼痛或麻木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搬运伤者时需保持伤肢平稳,避免扭曲。
四、异物卡喉急救
成人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:站立位,双臂环绕伤者腰部,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,另一手包住拳头,快速向内向上冲击。儿童需调整力度,婴儿可用背部拍击法。若异物未排出且伤者失去意识,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。
五、中暑处理
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领,用湿毛巾擦拭身体。若意识清醒,可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。严重中暑者需立即送医,可进行物理降温(如冰袋敷额头、腋窝)。注意观察体温、脉搏和呼吸变化,避免过度降温导致休克。
六、触电急救
发现触电者时,应先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等绝缘物挑开电线。切勿直接用手拉扯触电者,避免自身触电。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,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触电后可能出现肌肉痉挛,切勿强行拉伸肢体。
七、宠物咬伤处理
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,降低感染风险。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,需及时就医。咬伤后24小时内应接种狂犬疫苗,若为家养宠物且已接种疫苗,需评估风险后决定是否接种。
八、过敏反应应对
若出现皮疹、瘙痒、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,应立即停止接触过敏原。若携带抗过敏药物(如肾上腺素笔),需立即按说明书使用。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意识模糊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九、心肺复苏要点
成人心肺复苏需进行30次胸外按压(深度5-6厘米,频率100-120次/分钟)后,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吸。儿童按压深度约5厘米,婴儿约4厘米。按压与呼吸比例需根据伤者年龄调整,按压过程中需保持胸廓充分回弹。
十、急救物品准备
家庭应常备急救箱,包括碘伏棉签、纱布、绷带、创可贴、体温计、退烧药、抗过敏药等。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,并学习急救箱内物品的使用方法。建议将急救箱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,避免误用。
掌握这些急救知识,不仅能提升家庭安全系数,更能在紧急时刻为生命争取黄金救治时间。建议定期参加急救培训,与家人共同学习,让安全成为家庭最坚实的防线。
上一篇:健康生活:办公室久坐缓解法
下一篇: 日常衣物保养全攻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