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常识知识 

生活必备常识速查手册

时间:2025-07-08 00:40 阅读数:0人阅读

居家安全基础常识


火灾预防与应对 家庭火灾隐患主要来自电器过载、明火使用不当及易燃物堆积。建议每月检查插座老化情况,避免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;厨房用火不离人,油锅起火时立即用锅盖隔绝氧气;易燃物需远离明火,定期清理阳台、楼道杂物。若遇火灾,应优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,切勿乘坐电梯。

食品安全与储存


食材选购与保存 新鲜肉类应选择色泽红润、弹性好的产品,海鲜类需闻无异味;蔬菜优先选择表面湿润、无黄叶的。储存时,生熟食品需分开放置,肉类建议冷藏不超过2天,冷冻不超过3个月;蔬菜可冷藏保存3-5天,绿叶菜用厨房纸包裹后装保鲜袋。开封后的调料(如酱料、油)需密封冷藏,避免变质。

个人卫生与健康


日常清洁与防护 洗手需用流动水和肥皂,揉搓时间不少于20秒,重点清洁指尖、指缝和手腕;毛巾应每人专用,每周用沸水煮沸消毒。外出归来后,建议先换洗衣物再接触公共物品。冬季需注意呼吸道防护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,避免飞沫传播。

用电安全规范


家庭电路检查 定期检查电线是否破损、插座是否松动,避免私拉乱接电线。雷雨天气应拔掉电器插头,防止雷击损坏设备。使用大功率电器(如电暖器、电热水壶)时,需远离易燃物,人离开房间后及时关闭电源。儿童接触电器时需成人陪同,避免触电风险。

急救知识与技能


常见意外处理 轻微烫伤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,切勿涂抹牙膏或酱油;割伤出血时,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,若伤口较深或持续出血,需及时就医。异物卡喉时,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(成人从背后环抱,儿童需调整手法),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。

环境卫生与通风


室内空气质量 每周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30分钟以上,可有效降低室内甲醛、二氧化碳浓度。厨房油烟机需定期清洗,避免油垢堆积引发火灾或降低排烟效率。潮湿天气建议使用除湿机,防止霉菌滋生,过敏体质人群可佩戴口罩减少灰尘吸入。

垃圾分类与处理


资源循环利用 垃圾应按可回收物(纸箱、塑料瓶)、有害垃圾(电池、灯管)、厨余垃圾(剩菜剩饭)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。可回收物建议清洗干净后压扁存放,有害垃圾需密封保存并标注类别。定期清理冰箱,避免过期食品滋生细菌,厨余垃圾可堆肥处理或投入专用垃圾桶。

宠物照护与安全


家庭饲养规范 宠物需定期接种疫苗,避免接触流浪动物防止疾病传播。食物需选择专用宠物粮,避免人类食物(如巧克力、洋葱)导致中毒。家中电线、药品、清洁剂等需放置在宠物触及不到的位置,防止误食。外出遛狗时需使用牵引绳,避免走失或伤人。

应急物资储备


家庭急救包配置 急救包应包含创可贴、纱布、碘伏棉签、体温计、退烧药、止血带、常用药品(如肠胃药、抗过敏药)及应急食品(如能量棒、压缩饼干)。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物资有效期,过期药品需及时更换。家庭成员需熟悉急救包位置及使用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