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常识知识 

家庭急救小知识,关键时刻用得上

时间:2025-07-07 01:36 阅读数:2人阅读

家庭急救小知识:关键时刻用得上

家庭是温暖的港湾,但意外也可能随时发生。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,不仅能减少伤害,还能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。以下是一些常见场景下的急救技巧,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。

1. 烧伤与烫伤:冷静处理是关键

若皮肤被热液、火焰或高温物体烫伤,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口15-30分钟,降低局部温度,减少组织损伤。切勿用冰水或牙膏、酱油等涂抹,以免加重刺激。若伤口起泡或破损,避免撕破表皮,用干净纱布轻包扎后送医。对于化学烧伤(如强酸强碱),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尽快就医。

2. 割伤与擦伤:清洁与包扎防感染

小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,去除表面污物。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,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压迫止血,抬高受伤部位。若出血严重或伤口边缘不整齐,需及时就医缝合。包扎时避免过紧,防止血液循环受阻。

3. 扭伤与拉伤:RICE原则急救

若关节或肌肉突然疼痛、肿胀,可能是扭伤或拉伤。立即停止活动,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15-20分钟,每2-3小时重复一次,减轻肿胀和疼痛。用弹性绷带或护具固定伤处,避免进一步损伤。休息24-48小时,之后可进行轻度活动,促进恢复。

4. 异物卡喉:海姆立克急救法

若家人或朋友突然无法呼吸、咳嗽或发出“咔咔”声,可能是异物卡喉。立即站在患者身后,双手环抱其腰部,一手握拳,拇指朝内放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,另一手抓住拳头,快速向上向内挤压,重复动作直至异物排出。若患者失去意识,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。

5. 鼻出血:正确止血保安全

鼻出血时,让患者坐下,头微微前倾,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,持续压迫5-10分钟,避免仰头或用纸巾塞鼻孔,以免血液流入口腔或呼吸道。若出血不止或反复发生,需及时就医,排查是否为高血压、血液疾病等病因。

6. 中暑与晕厥:快速降温是核心

高温环境下,若出现头晕、恶心、皮肤潮红等症状,可能是中暑。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,解开衣领,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扇风降温,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。若患者意识模糊或抽搐,需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晕厥,让患者平躺,头部略低,松开领口,待恢复意识后缓慢起身。

7. 儿童急救:家长需特别注意

儿童好奇心强,易发生意外。若误食药物、硬币或异物,切勿催吐,立即送医。若被动物咬伤,需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,并尽快注射狂犬疫苗。烫伤后同样需用冷水冲洗,避免使用偏方。

8. 急救包必备物品清单

家中应常备急救包,包含:创可贴、消毒棉球、纱布、弹性绷带、冰袋、止血带、剪刀、胶布、体温计、常用药品(如退烧药、抗过敏药)等。定期检查物品有效期,过期需及时更换。

结语

急救知识不是“万一用得上”的侥幸,而是“必须会用”的必备技能。通过学习与实践,我们不仅能保护自己和家人,还能在关键时刻成为他人的生命守护者。愿每个家庭都能平安健康,关键时刻从容应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