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常识知识 

家庭急救知识速查

时间:2025-07-14 03:24 阅读数:0人阅读

家庭急救知识速查指南

掌握基本急救技能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具备的安全意识。以下为常见家庭急救场景的应对指南,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处理。

一、创伤止血与包扎

发生割伤、擦伤或出血时,首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伤口止血。若伤口较大且持续出血,需抬高受伤部位并持续加压。对于四肢出血,可使用弹性绷带或衣物在伤口上方缠绕加压包扎,但需避免过紧导致肢体缺血。若伤口可见异物或污染严重,切勿直接冲洗,应先固定异物并送医处理。

二、烧烫伤急救

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-30分钟,降低局部温度并缓解疼痛。切勿使用冰块或冰水直接接触皮肤,避免冻伤。若烫伤部位有衣物粘连,不要强行撕扯,可用剪刀剪开周围衣物。对于小面积Ⅰ度烫伤,可涂抹烫伤膏;若出现水泡或皮肤破损,需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尽快就医。

三、骨折固定与搬运

发现疑似骨折时,切勿随意移动伤者,尤其是脊柱骨折患者。可用硬板、书本或衣物等作为临时夹板固定伤肢,避免弯曲或扭曲。搬运时需保持伤者身体平稳,多人协作避免单人拖拽。若伤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救援。

四、中毒急救

误食有毒物质时,应立即催吐(仅限意识清醒者),并保留呕吐物供医生参考。若误食腐蚀性物质(如强酸、强碱),切勿催吐,应立即饮用大量清水稀释并送医。对于吸入有毒气体(如一氧化碳),需迅速转移至通风处,解开领口并保持呼吸道通畅。若出现抽搐、昏迷等症状,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
五、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

发现有人突然倒地且无反应、无呼吸时,应立即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开始心肺复苏(CPR)。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半段,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-120次,深度5-6厘米。每进行30次按压后,需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吸。若现场有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,应立即使用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。

六、异物卡喉急救

儿童或成人突发异物卡喉时,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。对于清醒者,站在其身后,双臂环抱其腰部,一手握拳置于肚脐上方两指处,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,直至异物排出。若婴儿发生异物卡喉,需立即将其俯卧于前臂,头部低于躯干,用掌根拍击肩胛骨连线中点5次,再翻转检查口腔并清除异物。

七、癫痫发作处理

癫痫发作时,应保持患者侧卧位,解开领口并移除周围危险物品。切勿强行按压肢体或往口中塞入任何物品。待抽搐停止后,用柔软物品垫于患者口中,防止咬伤舌头。记录发作时间及症状,待患者完全清醒后及时送医。

八、中暑与低温症应对

中暑者需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,解开衣物,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冰袋敷于颈部、腋下等大血管处降温。若出现昏迷、抽搐等症状,需立即送医。低温症患者应保暖,避免直接接触热源,可用干毛巾包裹并送医处理。

九、急救注意事项

急救过程中需保持冷静,优先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。避免使用可能加重伤情的物品(如棉签、油类等)。若伤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、大出血、意识丧失或持续抽搐等症状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,并保持电话畅通,以便医护人员指导施救。

家庭急救的核心是"先救命,后治伤"。掌握这些基本技能,能显著提升家庭成员在突发状况下的生存几率。建议定期学习急救课程,并备齐急救箱(含纱布、绷带、消毒用品、急救手册等),以备不时之需。